防衛機制-一種情緒取向因應方式(摘錄自希爾格心理學概論)
前言:國外專業心理分析占星師多半具備有心理學相關的學識與學歷,反觀國內占星師的素質在近幾年來也有大幅度的提昇,因此此篇文章雖然三年前已經刊登過,為因應潮流所需再增添一些資料以提供有心專研心理占星的朋友做個參考。
在心理分析文獻中,長久以來早有論及情緒取向以及因應方式的觀點(AFreud,1946/1967)。佛洛依德以防衛機制(Self-defense Mechanism/Defense Mechanism)一詞表示人們用以處理負面情緒的潛意識因應策略。這些惜緒取向策略無法改變壓力情境,只能改變人們知覺或思考壓力情境中方式。因此,所有防衛機制皆蘊含著自欺(self-deception)的成分在內。
所有人皆會偶而運用防衛機制,防衛機制可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直到我們可更直接地面對壓力情境。只有當防衛機制變成回應問頭的主要模式時,才會顯示出人格適應不良的現象。防衛機制與我們稍早所討論的因應策略間存在著一項差異,即防衛機制是潛意識歷程,而因應策略則通常在意識狀態下進行。然而,誠如我們以下所述,過份或錯誤的應用心理防衛機制可能帶來心理疾病。
主要的防衛機制有:補償作用、否認、替代作用、解離作用、幻想作用、認同作用、內化作用、投射作用、合理化作用、反向作用、退化作用、壓抑、昇華作用、抵消作用等等。
佛洛依德認為潛抑(Repression)是基本且最重要的防衛機制,在潛抑作用中,使人覺得過於威脅或痛苦的衝動及記憶均被排除在意識狀態之外;會喚起羞恥、罪惡感或自我反對的記憶通常也受到潛抑。佛洛依德相信人們普遍存在著對若干兒童期衝動的潛抑現象,他主張所有年幼男童對母親均懷有性攻擊的感受,對父親則均持著競爭及敵意的感受(即戀親衝突),這些衝動皆被潛抑以避免其帶來的痛苦。在後來的生活中,個體則可能潛抑與自我概念不一致並囚而引起焦慮的情感及記憶,對所愛的人產生敵意感以及失敗的經驗,也都會被驅逐出意識記憶範圍之外。
潛抑不同於抑制(suppression),抑制是有意的自我控制過程,使衝動及欲望在自己的掌控中(也許表面上否定衝動及欲望,但私底下仍保有它們),或是暫時將痛苦的記憶推到一旁。個體可覺察到被抑制的思想,但對被潛抑的衝動或記憶則大多無法察知。
佛洛依德相信潛抑作用絕少能完全成功。當被潛抑的衝動威脅著將突破潛意識而進入意識狀態時,個體會變得焦慮(雖然不知道理由何在),並運用其他數種防衛機制以阻止部分的潛抑衝動進入意識中,這點將在下文中再予說明。
潛抑
近年來對於習慣潛抑或抑制痛苦思想及情緒的人又興起了研究的興趣。一般而言,具備潛抑型態的人顯然也相當容易受疾病所侵襲,包括:更易罹患冠狀心臟疾病及癌症發展過程更快速等現象(Bonnano & Singer,1990)。另一種研究方向則顯示,願意信賴他人,並告知創傷事件始末、以及在回應創傷事件時所感受的情緒的人,比無法相信他人的受試者,傾向於顯出較佳的健康狀態(Pennebaker & Beall,1986),例如,丈夫自殺身亡的妻子,若不願意相信他人,並告知別人自己的丈夫是自殺而亡的,則她們在丈夫去世後的數年中,較可能會罹患身體疾病(Pennebaker & O’heeron,1984)。
潛抑或抑制如何造成不良的身體健康狀況呢?首先,依照佛洛依德的想法,抑制及潛抑的效果很少完全令人放心,試著抑制某些念頭的人實際上可能比直接將其表達出來的人,更反覆地沉溺於這些不要的思想及情緒中。數項研究結果顯示,實際上,試圖抑制某些思想比不再試著抑制這些想法時,更常使我們思索其內容(Wegner,Schneider,Carter & White,1987)。換言之,這是一種反彈效應(Rebound effect),一旦個體解除防備時,被抑制而不要的思想將因此以更大的力量回到心中。在一項以自殺身亡者之遺孀為對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不願告訴任何人其丈夫是自殺而亡的婦女,事實上比其他願意相信別人也告知其丈夫自殺一事的婦女,更沉溺於這個事件中(Pennebaker & O’heeron,1984)。因此,習慣於企圖將不要的想法推出心中的人,可能會發現這些想法將以更大的力量反彈回來使他們更悲傷;接下來,這種昇高的悲傷程度及隨之而來的生理激發誓狀態,則會對身體產生負面效應。
其次,抑制或潛抑思想作用本身可能就是身體的負擔,因此對身體形成負面影響;也就是說,不斷地將思想推出心靈之外,並監督這些思想是否再次回到心中,均需要消耗身體的能量,並會導致長期激發狀態,如此將損害身體健康。
佩拿貝克(1990)指出,不論是與其他人交談或只是自己寫在區記中,讓人們重述創傷事件及其相關情緒,可降低人們沉溺於創傷事件的傾向,並增進其健康。表達創傷及有關的情緒,可能以下列若干途徑來降低沉溺現象及促進個體健康;以口語表達恐懼及情緒有助於將其具體化,因此較容易加以應付;當我們將創傷及情緒告知他人時,傾聽者可對我們的感受提供社會支持及確認;最後,談論創傷可幫助我們習慣其存在,習慣創傷後,每次當我們想到它時就不再產生相同程度的負面情緒。
合理化
當《伊索寓言》中的狐狸以酸葡萄為由而拒斥這些摘不到的葡萄時,狐狸的反應正可說明合理化(rationalization)的防衛機制。所謂合理化,並非指一般所謂的"合理的行動",社會期望的動機加諸於我們所做的事上,使我們的行動。合理化有二項目的下當我們無法達成目標時可減輕我門的失望(我一點都不想要得到它);另外,合理化對我們的行為提供了可接受的動機,如果我們衝動行事,或所表現的行為是基於連自己都不希望承認的動機時,我們就合理化自己所做的事,以較有利的觀點來界定我們的行為。
在尋求好理由而非真實理由的過程中,人們製造了許多藉口,這些藉口通常是看似合理的,它們只是沒有說出所有的真相,例如,我的室友沒有叫醒我」或"我有太多其他事要做」可能都是事實,但也許並非此人未履行正在談論的行菸之真正原因,這些人真正應關切的事,是設定鬧鐘或找出時間。
一項有關催眠後暗示的實驗可證明合理化歷程。催眠師在催眠過程中指示受試者,當他由恍惚狀態醒來後會注意催眠師的舉動,而且當催眠師摘下眼鏡時,受試者會去打開窗戶,但他不會記得這是催眠師告知他去做的。當受試者由恍惚狀態清醒後,雖仍覺得有點昏沉,但很快地環視房內四周的人,並繼續與人正常交談,且不時偷瞄地注意著催眠師。當催眠師無意間移去眼鏡時,受試者就覺得產生了一股開窗的衝動,他向窗戶的方向踏出一步,但猶豫不前,潛意識中,他改變了自己是一個行事合理的人的期望,於是開始為自己的開窗衝動尋求理由,接著他說:「這裡不是有點問嗎?」,找到了必須的藉口後,他打開窗戶並覺得舒服多了。
反向作用
有時人們會藉著強烈表達相反的動機而隱藏自己真正的動機,這種傾向稱為反向作用。一位不想要孩子而深覺有罪惡感的母親,會變得過度溺愛及過度保護孩子,以保證對孩子的愛並確保自己是一位好母親。
在一個案例中,母親希望為女兒做住何事,但卻不瞭解為何孩子如此不知感激,在相當大的犧牲下,這位母親送女兒上昂貴的鋼琴課,並在每天的練習時間中幫忙陪伴孩子,雖然母親自認為態度非常和善,但事實上她卻十分苛求—真正的原因是滿懷敵意,母親雖未覺察自己的敵意,但直到面對敵意時,母親才承認自己小時候非常痛恨鋼琴課,於是在和善的意識偽裝下,威潛意識地對女兒表現出殘酷的態度,而女兒已隱約地感覺到所發生事情,並形成需要心理治療的徵候。
有些人狂熱地參加標榜正義的運動,以對抗道德敗壞、酗酒及賭博等問題,這些人也許正為反向作用的明證,其中有的人可能早期曾有陷入這類難題的經驗,而他們狂熱地參加改革運動,可能是一種防衛自己免於可能再度墮落的方法。
退化作用:個體遇到焦慮、威脅或挫折時,退化到早期的階段,且心理較舒適的適應層次。如較大的兒童會模仿較小的嬰兒的動作,或表現得像嬰兒一樣。
解離作用:這個機制使一些心理觀念由意識中分開或孤立出來,並且獨立或自動地運作。其結果可能會導致某些心理或人格上的分裂,如失憶症(amnesia)或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等等。
投射
所有人都擁有一些不想要的特質,有的是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其存在的特質,一項潛意識機制—投射(projection)一會將這些不想要的特質以誇大的程度加諸在旁人身上,以保護自己免於察覺本身也擁有這些特質。
倘若你對別人有好批評或不友善的傾向,一旦若承認具有這種傾向將讓你討厭自己,那麼要是你相信周圍都是冷酷而不和善的人,則你對他們的無情態度就不再是源於自己的壞特質心示只是讓他們「罪有應得」罷了;如果你讓自己相信學校考試時其他人都在作弊,那麼在你不願承認的傾向下,抄某些課業的捷徑似乎也就不這麼嚴重了。投射實際上是一種合理化作用,但由於普遍存在於我們的文化中,所以單獨將之提出來討論。
理性作用
理性作用(intellectualization)是企圖藉由抽象及理智的方式處理壓力情境,而使自己得以從中脫離。這是每日在工作上必須面臨生死攸關問題的人經常需要的防衛方式;醫生常不斷地面對生病受苦的患者,所以他們無法以情緒化的態度對待每一位病人,事實上,保持適當地情緒抽離對醫生勝任其工作而言是基本而必須的。只有在理性作用成為一種普遍的生活型態,使人們將自己與所有情緒經驗隔絕時,這種理性作用才會造成問題。
否定
當外在現實引起過多不愉快感受而使個體不願面對時,他可能就否定其存在。生命垂危病童的父母即使已被充分告知診斷及預期的結果,仍會拒絕承認孩子身上出現任何嚴重的毛病,因為他們無法忍受承認事實所帶來的痛苦,於是就求助於否定(denial)的防衛機制;此外,其他較不極端的否定現象則如:一個人持續地忽略批評、不去察覺別人對他的怒氣;或無視於暗示枕邊人可能另結新歡的各種線索等。
有時候否定現實也許比面對現實來得好。在嚴重的危機中,否定可為人爭取時間而以漸進的步調來面對冷酷的現實,例如,若是中風或脊髓受傷的患者完全清楚自己狀況的嚴重性時,他們可能會心灰意冷,但痊癒的希望則可激勵他們繼續嘗試。軍人常必須面對戰鬥或被俘虜的狀況,他們表示,否定死亡的可能性有助於自己繼繽發揮能力。在這些情境中,否定顯然具有適應的價值。然而另一方面,當人們延遲尋求醫療協助時,否定的負面影響就相當明顯。例如,一位不願承認乳房內硬塊是惡性腫瘤的婦女,就會因此而拖廷就醫。
補償作用:
個體使用此機制來追求彌補真實或想像中的不如意部份。其方式可分為直接、間接、過度三方面。直接補償是指個體愈來愈希望在失敗或不足的部份重新獲得成功(以賭徒為例子是最明顯的)。間接補償是指個體希望藉由某領域的成功,來補償其他領域的失敗。過度補償是對補償性的一種努力,個體付出了犧牲平衡的代價,以及在生活中的適應能力。
認同作用:
利用模仿另一個人的行為,來提昇自尊(self-esteem,自我價值感),或者相信自己就是那一個人。
內化作用:
個體從自我提升到喜我的歷程。在人格發展中,綜合別人的意見、外在的標準和價值觀念,最後形成自己價值體系的內在心理歷程。如吸取父母或崇拜的對象之價值觀、信念或思考方式等,使之成為自己的內在想法。
自卑情節:一種無能的感覺,鼓動個體去追求權力和控制,以彌補這種無能的感受。
昇華作用:個體將潛意識或無法接受的慾望,轉換成社會所能容許的活動。
部份參考資料來源:http://baby.imagenet.com.tw/modules.php?name=Content&pa=showpage&pid=1
留言列表